查看原文
其他

一天天读书,一天天教书:冷玉斌《教书·读书》序/王小庆

祖庆说 2021-10-24

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博雅云课堂 Author 王小庆

点击关注上方蓝字,把世界带给孩子

专栏|我读

教育图书系列

 
一天天读书,一天天教书《教书·读书》序

 

王小庆


冷玉斌是我的好友。他憨厚而低调,于是他很容易被人遗忘。


可就是这样一位不起眼的小伙子,竟是教育部“国培计划”北京大学小学语文课程开发及教学指导专家。


如果你读了他参与编写的《救救孩子:小学语文教材批判》,你就不得不为他对教材的深邃理解而折服;


如果你浏览了他主编的《家庭学校》,你就不得不为他的教育视野而喝彩。


他还主持了“‘亲近母语’儿童哲学课程研究”课题,担任《基础教育课程》杂志的小学语文培训学科顾问……






图书:《教书·读书》

作者:冷玉斌

出品:源创图书

出版: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

献出更多教育的善意

一直以来,冷玉斌都在江苏省兴化市的一个小镇生活、教书。
他目睹了村小被撤并、学生长期留守且身心成长受阻等令人痛心的景象。看着自己班上的孩子,他常常不自觉地感到难过。当一些孩子穷得还在为一本五毛钱的本子哭泣时,他感到,所有的教育都难有成果。
于是,畏缩、自卑、短视随之而起。
冷玉斌也不例外,他也无望、无助过,也焦虑、忧伤、慌张过。
可是,乡村何辜?于是他选择了阅读,他坚信能够在阅读中获得力量和自信,也坚信能够在阅读中构筑一个心中的广袤世界
他读到王小妮《上课记》序言中的一段话:




在今天,一个自认的好人总不能什么也不做,总不能继续束手待亡。哪怕多数人都在侧目观望,认为我做的这些全无意义,渺小微弱,甚至是飞蛾扑火。如果它完全是徒劳的,也要让这徒劳发生。


——王小妮

这时,他忽然明白,在乡村,在这个时代,他所做的、所说的,即使是徒劳的,但在发生的那一刻,依然有它深远的意义。于是,他说,“总得有人去擦星星”“即使你不见得就能擦亮星星,但对星星而言,这种被爱的温暖,还是可贵的”

是的,的确可贵。因为有了阅读,他挺住了。
阅读,尤其是和孩子们一起阅读,使他安定了下来,让他明白了自己的身份和定位,悟出了“理想的教育无非是师与生都成长为真正的人”这个道理。
其实,冷玉斌所做的,无非是些琐事。

比如,因为自己喜欢读书,他便也希望学生能通过阅读拓展眼界,增长见识,让他们向着明亮那方发展。他开过童书讲堂,每周一次;也曾设法下载好的儿童影片,在班上和学生一起欣赏。
从2004年开始,他在自己班上开始了儿童文学作品的介绍与导读。最初的做法很简单,就是大声读给孩子们听。
读书过程中,学生们一阵欢笑接着一阵欢笑。在大声读之外,他还尝试进行师生共读,然后围绕一本书展开讨论并撰写笔记,制作个人读书卡和读书小报。
他在教室墙上贴上了一张大白纸,纸上写有全班同学的名字,每个名字后面是一节火车头。学生每读完一本书,汇报之后就可以在自己的火车头后添上一节小车厢。

今天他还记得,一位姓许的学生在一个学期内,火车头后面的小车厢从无到有,达到了近40节。
“那是最好的阅读时光。”每当回忆起这些时,他就兴高采烈。
这些做法,他始终在坚持,故尤令人钦佩。虽然是小事工程,但积细流成江海,积跬步达万里,数年下来,对学生的影响,不可小觑。
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,他一直坚持与学生进行“人”的交往,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。冷玉斌认为,教育须更偏重于生活、精神和灵魂。因而,他更希望自己能成为孩子的朋友与向导。与学生一起聊聊天,谈谈心,开故事会,一起到学校草坪上享受阳光,享受阅读,这些事情多么美好!
在一本书里,一名学生说他的国文老师“只是静静地看着我,读我的文章,并在适当的时刻让我知道,他正在看着”。冷玉斌说,他要的就是这种生活状态。
“我还是相信,生活并非命运,我可以学特蕾莎修女,怀着一颗伟大的心,做细小的事情,用自己的爱和关怀,给乡村更多教育的善意。”
在《献出更多教育的善意》一文中,冷玉斌如是说。这大约就是他作为一个教师的责任,也是作为一个读书人的良知。

阅读意味着发现联系

冷玉斌痴迷读书,“有时一个专题一个专题地读,有时逢着喜欢的就拿来读”。
当然,他也有特别专注的,比如对儿童文学,他就特别感兴趣,并有意识地收集书籍,现在,手头已经收集了儿童文学书2000多册;对图画书,他更加着迷。
总有人会问:“你平时这么忙,如何能看这么多书?”冷玉斌说他读书的速度很快,而且也不见得把书一页页翻完,因为很多时候,他是随着问题读的。
当一个人以读书为生活时,有时会陷入孤苦之中。在一篇谈读书的文章中,他这样写道:




夜是静的,我与书之间,只存在一种微微的温凉之意,执卷在手,仿佛握住全部的自己……我一向认为,想要坚持长时段的个人化阅读,一定得保持必要的孤独,假期喧嚣,尤需如此。

相信天下大多数读书人,都会将这种孤独当作一种私有的幸福。可是,在一次谈话中,我还是不合时宜地问了他一句:“你想靠读书来改变教育,是不是一厢情愿?”

冷玉斌无奈地笑笑:“从没这么想过。”
冷玉斌不亦乐乎地走在教师阅读的路上,因为读书给了他丰富的精神养分,而且这种养分不光滋养着他,也滋养着他身边的人。
一天天教书,一天天读书,孩子经由这样的陪伴,也许便有了一个远大前程。
所以说,教师的阅读,看似没有即刻的功利,实则却是一种对未来长久负责的体现。一位教师为学生提供的最珍贵的服务之一,就是将他们从一本书带往另一本书
所以,许多时候,阅读的力量甚于教书。
不仅如此,冷玉斌的爱读书,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他周围的老师。早在2006年,他就和同事组织了“远流”读书会,举办沙龙和专题讲演,以阅读影响了很多青年教师。
当时,大家一起读教育、教学类的书,如各种教育经典;读文史类的书,如叶嘉莹和朱光潜的著作。当然,儿童文学是重点,像《窗边的小豆豆》《夏洛的网》等,几乎人手一册,他们希望借此触摸孩子的心灵。
“共读”产生了令人愉悦的效果。冷玉斌说,他最开心的事就是发现推荐的某本书恰好与某位老师“尺码相同”。

在宁静中阅读、思考

不少朋友都劝冷玉斌“赶快出来”,他若有所思地说:“自己的确在考虑这个问题。”然而几年过去了,他依旧在小镇上自得其乐。
不是说他没有向外的心思。
自受邀成为《家庭学校》的主编以来,他不负众望,“今天我们如何读经”“儿童与网络”“儿童与哲学”“儿童的艺术教育”等几个专题,观点独到,让读者耳目一新;他在各处做的报告、撰写的文字,也发人深省。
但他说:“我一直都过得很安乐,不想与家人分开,最主要的是,虽然这个地方条件差,但可以拥有研究与思考的自由,可以比较安心地读些书、想些问题。”
原来,相对落后的小镇,在冷玉斌看来,却是宁静而自由的宝地。当然,更重要的,或许是因为那里有着他所放心不下的孩子。这便是他的视野和境界。
“心有多大,地有多宽。”我问他:“如果给你足够的时间和空间,你会做什么?”冷玉斌不假思索地回答:“我想开一间书店;一家三口常常旅行。”

—END—来源 | 博雅云课堂编辑 | 追小忆    审核 | 卓雅● 买一本书29.8元,书店老板居然倒贴我217元! 张祖庆老师课前谈话艺术|闪耀着智慧与创意光芒的“本真语文课堂” 红楼人物最爱谁?扫描二维码—进入谷里书生中心—邀请好友—生成自己的专属海报
将我的公众号设为星标茫茫人海中,永不失散进入公众号主页——点击右上角三个点点——点击“设为星标”(或在右下点个“在看”)
: .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,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,轻点两下取消在看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